作為我國首批推廣的林木良種之一的落羽杉雜交無性系中山杉系列品種,已經在沿海省區廣泛應用,有成片造林,也有城市綠化,為確保移栽成活與良好生長,現提供以下栽種技術要點:
一、栽種范圍。從目前已經栽植的點分布看,它的范圍是:北緯25°——29°;東經104°——122°。適宜農田林網、道路景點綠化、灘涂造林、濕地造林,水土涵養,土壤PH值在8.5以內、含鹽量千分之四以內,最低氣溫在零下150C以上的區域均可種植。
二、最佳定植時間。以11月中旬至植樹節3月12日之前,力爭在苗木萌芽之前完成栽植任務,這樣不僅可以確保成活,而且當年生長勢也會很旺盛。如管理精細,該樹種可常年栽種。
三、挖坑。穴徑大小為植株土球1.5倍直徑為宜;穴深根據栽植深度確定,中山杉一般要求深栽,即原根頸線比移栽后的地表面低5-10cm。
四、修剪。中山杉常規季節種植時,應進行修剪。修剪方法主要是疏枝和截枝。疏枝一般疏去二分之一,再將留下的側枝截去三分之一;生長期栽植時需重修剪,疏去三分之二枝條,再將留下的側枝截去三分之二。
五、澆足定根水。栽植的當天,澆足、澆透定根水,并注意跟蹤補水。新栽后如遇連續不下雨干旱,則應及時澆水抗旱。對于中山杉來說,不同于其它樹種,為確保新栽樹苗成活,寧濕勿干。此點至關重要。
六、搭防風支架。對于高度超過2米的苗木,為防止定植后的風倒,應及時搭好三點式支架,對成片林可搭建井字式支架,以預防風害確保成活。
七、地面覆蓋。用稻麥秸桿覆蓋,或套種豆科綠肥,目的是保墑與防止返鹽。
八、及時松土鋤草。在5-11月的生長階段,前期補施一次尿素,后期追施一次復合肥,以確保苗木旺盛的生長。
九、裸根苗移栽盡量選用高度100cm以下規格的苗木,栽植后澆透2-3次水,最好漫灌。
十、如果移栽地區是屬高度鹽堿地(超過千分之四),應考慮在定植前或定植后挖好配套的排水系統,以利用雨水洗刷鹽堿。如果定植地屬非鹽堿地,則沒有必要建立系統的排水溝。